2009年12月30日

旅行生活 <楔子>

「旅行生活」這個想法在我腦海中載浮載沉了許久,但一直沒有把它寫下來。想不出來該怎麼開始,還在猜測自己該如何來形容才能貼切的恰到好處,把該說的話說對。在菜市場閒晃的當下,我突然想到了!

旅行對我來說是什麼?
在我小的時候,背包裡有「乖乖」五香口味的這包零食時,那就是旅行。長大了一些些,我覺得要離開所居住的城市,那才叫做旅行。自從離開我出生的地方移居台中後,我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她。我的幼稚園在小學裡面,我的小學在國中旁邊,好不容易到了花樣年齡,唸了五專,卻也只是離家40分的距離,依舊在台中市裡。只要離開台中,哪怕是一天的北美館之旅,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興奮過後我慢慢發現,原來台灣真的被海給包住,緊緊的,想要呼吸大陸的空氣就得飛出去,自此「旅行」於我,就有了新的定義了:要搭上飛機的才算。

第一次剝洋蔥的時候,媽媽說要把外皮切一刀,剝掉,裡面的肉才能拿來燉湯。我很認真的剝,一層又一層的噙著淚水完成使命。一小堆比拳頭再大一些的洋蔥在我的巧手之下,就剩三個指節寬了,小巧小巧,亂可愛一把的。媽媽接過手,看著我問:剩下的呢?童言童語啊!多麼乖巧的孩子答說:皮都不要了,丟掉。原來洋蔥真正的皮是外面那層紅紅的膜啊。怪不得我怎麼愈拔愈覺得內外相似呢!就這樣我學會了剝洋蔥。

在科見教書的時候,有一次小朋友問我:「老師妳以前在美國嗎?」我說我沒有。「那妳怎麼會講英文?」「我的老師教的啊!就像我現在教你們一樣。」「我覺得在美國真好。」他喃喃的搔著頭道。「為什麼?」「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英文人,不用再學英文了啊!」他認真的說完,臉上有種羨慕的失落。我覺得好好笑,小孩真是太有趣了!並從此以會說英文的中文人自居。
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新鮮的踏著東京街道,這時的快門總是不夠快,容量稍稍還嫌不足,在六本目商圈裡看見2121美術館,咔嚓!公園的長凳上吃著幸福便當的上班族,咔嚓!一群幼稚園的娃娃車推來,咔嚓咔嚓!我突然覺得住在東京好幸福,每天都可以走在這樣的街道上,看著這裡的人。真好!然後我想起科見的小朋友,想起去澳門買的那張post card: 旅行時能看見門邊的美麗,是因為你不從那個門進出。

我記得自己曾經寫過:每個人都是勇敢的行者,我們從爸爸的身上旅行到媽媽的身上,成為最英勇的勝利者後才有機會遇見另一半的自己,才有機會得到血液裡循環的生命,然後呱呱墜地,在呼天搶地的哭聲中宣誓到來。所以我們是勇敢的孩子,所以我們天生就是fighter! 而且已經贏得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生存。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何嚐不是天生的旅行家,勇闖天涯,在子宮歇憩落腳,醒來了之候,換個姿態繼續旅程。

每天都在旅行。生活,就是一場無盡的旅程。有如班傑明旅程的奇幻與怪異,其實比比皆是,但卻暗地裡被忽略遺忘了。看著旁邊的,想著別人的說:「我也想要....」,看著鏡子,你認識嗎?這是別人看見你的樣子,但你看見自己了嗎?你真的長這樣嗎?

旅行生活,是一種概念,是一種不把習慣當習慣的習慣,是一種在rutine裡找出pattern的風格,是一個在pattern裡發現新大陸的方式,是讓你每天都擦亮眼,換好底片,去看見最熟悉裡的陌生、感動、厭惡、誇張和搞笑。任何一種新的情緒都會是有趣的!框架和成見都裡丟棄的時候,才有真正的海闊天空。
這就是我想的,也是現在正要做的。

要跟我一起嗎?
讓我們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日昇日落,享受旅行生活。

2009年12月25日

高山上的第一次/ 之二

文:Even/ 照片:Even/ 影片:Even

西峰,聽說是合歡山上最不好到達的其中一峰,我們辦到了。走出拱門似的竹林,就有人大聲喊:把東西放下,快上西峰去拍照!他們嘴裡的西峰,在我看來只是一個山丘,平常只需要30秒就可以衝上頂的那種。我把背包丟向它的同類,三步併二步的跑向山丘下….吸氣,冷靜的快步上山。上面有什麼?我好期待!

朋友們都在,在拍照,驚喜、開心,好像有一種成功跳上我們的肩,歡呼著。震懾我的,是每一個人臉上的笑容,還有他們身後那一片蒼鬱的山頭,峰峰相連的接著天空,像是海,像是盡頭,也像是沒有盡頭。


台灣很小,很小,東西最寬不過約80公里,南北長了一些約有340公里,數字很小,但視野卻可以很大,站在至高點一望望不了真正的盡頭;如果用直昇機拍,應該可以看見壯闊的山嵐;但若上飛機空拍,卻又變回我們熟知的那顆小蕃薯,被海包圍著,離另一塊大餅很近很近;更別提要上外太空拍了,不細心的話可能還找不到呢。人的目光很短很小,有限制,可以爬高卻不能自己飛,可以水游卻少了鰓,我們發現浩翰與無窮,聰明的做了很多的改變,突破限制,還說著人定勝天。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因為看不見盡頭,因為未知,才有驚嘆,才有期待,因為不懂所以求知,因為求知,我們變強了,變聰明了,也變大了。然後我們忘記自己實際上是渺小的,是懵懂的,如果我們生活的這顆球,她的歷史只有24小時,那我們充其量只來了一分鐘。一分鐘,我站在辛苦爬上的峰頂凝視著造山運動,三千多公尺,你花了多久堆疊上來的?像極了童畫故事裡的林木,是何時開始長成的?怎麼會,這麼有自信的佇立著?風吹著,很冷,陽光直直射得,很熱,眼前,不可思議。

山老鼠不該關起來,該讓他們一步一步爬上來看看,大老闆們也該上來看看,議員們也該上來看看,所有人都該上來看看,這麼美,你怎麼忍心傷害她?
溫飽是最基本的人類需求,也是所有生命的需求,當你用大大的自己在奔馳著時,低頭看看你奔馳的腳下的小小土塊吧!沒有她你怎麼跑?可你卻吝嗇的不給一口飯吃,不給生存的機會,這不是很傻嗎?

眼睛看見的都有限制,但心沒有。
閉上眼,我聽風在笑,聞到吹來的話語,睜開,在西峰頂上拍了照。

2009年11月24日

走路也要好技巧 (登山、健行專用)

資料來源:無遠拂界的網路力量

大量運用身體的骨架來支撐身體重量,而不是用容易疲勞的小肌肉來支撐重量,而這正是下列許多走路技巧的共通原則。

一、休息步:
這是效果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學的一個技巧。每跨出下一步之前,記得把現在支撐重量的那隻腳打直,腳打直的目的在於將身體的重量交給整隻腳的腿骨,讓你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一秒,雖然這短短的休息,乍看微不足道,卻是使肌肉能夠長久持續的寶貴時間。
記得:在踏出每一步之前,請確定你已經把支撐的腳打直。

二、調整呼吸(節奏):
呼吸也是走路技巧?是的,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平路時可以走得輕鬆、愉快,這不需要任何的技巧,但是當坡度變陡,開始覺得喘不過氣的時候,這個技巧卻肯定能幫你找回節奏,走得輕鬆一些。呼吸時通常是兩步一呼吸,也就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如果這樣還是喘不過氣,可以試著一步一呼吸,甚至是一步二呼吸。再不行,也可以先試試「吸吸吐」,二吸一吐,先讓自己不那麼喘了,再回覆一步一呼吸或二步一呼及。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於讓呼吸的節奏配合上腳步的節奏,一但找出自己的節奏,會越走越順暢、越走越舒服,也越輕鬆。

三、全腳掌著地:
相較於用腳尖,或者用半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有更高的穩定性。此外,相較於使用小腿肌肉支撐重量,全腳掌的行進使用更多的大肌肉來支撐重量,較不易疲勞,且能從事較長時間的運動也不需要休息。這也是為什麼登山鞋的腳底必須選用較堅硬的材質,不僅利於全腳掌的行進,也減少腳踝所承受的衝擊。

四、鴨子步:
這是雪地步法的第一課,將腳掌微張,隨著坡度增加,腳掌張開的幅度也增加,這樣的走路方式想像起來似乎頗滑稽,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十分簡單,卻有著神奇效果的方法,不但在上坡時能縮短腳打直的時間,且能令膝蓋所承受壓力減輕,尤其是下坡時,一定更能切身感受到膝蓋的受力明顯的減少,因為壓力已經被腳骨和腿部肌肉吸收掉大半了。如果你在下山時,覺得膝蓋隱 隱作痛,這會是一個相當受用的技巧,膝蓋會痛的人尤能真切感受它的重要。

五、小步走:
這常常是登山時會不會累垮的關鍵因素,也常常是生手與老手的區別所在。除非不得已,你是不會看到登山老手把腳抬高於膝蓋,或是跨大步走上坡路。腳 若是抬高或是跨遠,會把大部分的力量加在大腿肌肉上,並延長肌肉處於運動狀態的時間,這是很累人的,而這個技巧的用意再於縮短肌肉在每一步的運動時間,使肌肉的休息更頻繁、更充裕。

六、善用登山杖:
接下來的四個技巧,並不能算是走路技巧,但肯定能讓你走的更輕鬆。登山杖的使用,目的在於將腳的運動量由手及上半身來分攤,以減輕下半身肌肉的負擔,讓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東西的走路姿勢,也會比不用登山杖時走的輕鬆一些。行進於下坡路段時,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登山杖對於下波衝擊力的吸收效果,以及對膝蓋的保護作用。
有些健行者覺得登山杖用來不順手而放棄,其實,只要經過練習,慢慢就會上手,一但能體會手腳並用所帶來的舒適之後,許多人都從此離不開登山杖。(我現在已經離不開他了;P)

七、背輕一點:
當你行進時,是背負15公斤時走的輕鬆,還是背負20公斤時走的輕鬆,答案應當是很明顯的。或許會有人認為背得重是一件很英雄的事,或是背得輕有些丟臉,這是觀念問題,背得輕並不代表背不了重,而是把節省下來的體力來應付突發狀況。Light is right─輕量化在歐美已是一個廣為登山者所接受的觀念。重要的事,背十五公斤的健行者並不會比背二十公斤的健行者少帶了什麼東西,而是他的裝備每一樣都比較輕,所節省下來的重量就會反映在總重量上,也會反映在行進的速度、消耗的熱量與緊急應變的能力上。

八、暖身操:
這是常被山友們忽略的一環,也有人認為不需要做暖身操,我的建議是,這是個非常必要的動作,因為肌肉經過了一夜的休息,而出發前的暖身操正好能喚回肌肉的記憶,肌肉才知道要開始一天的工作,也才能做最有效率的使用,如此不僅走起路來比較輕鬆,肌肉也較不易受傷。

九、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這個技巧最難學會,即使是登山高手也常會忽略這個原則。在步道上一開始走的很快的人,通常在一小段路之後就會明顯的變慢,而登山老手在一開始則會慢慢走,與車子暖車的道理一樣,在慢慢加快速度並找到最舒 適的行進節奏之後,維持這個舒服的速度就能走的久,走的舒服也最節省體力。這個舒服的速度就是流汗最少的行進速度。

耶~~ 大家一起學走路!
往玉山前進!

遊∣ 高山上的第一次/ 之一

文字: even/ 照片: 國祥兄/ 照片整理: YJ
更多照片請點我!


六個小時,從台北可以直奔墾丁的時間,我們悄悄上了南投埔里;在南與北的中段,準備整裝踏上台灣脊髓的中心—合歡山。淩晨四點,被羽絨衣與毛帽包圍,挪身走出溫暖但怎麼也睡不著的巴士,冷冽的空氣在下車的瞬間襲擊溫感認知系統,發冷的手腳不自覺的抖動了起來,在滿天星斗瘋狂灑落的暗夜清晨裡,躲進公廁吃早餐。”熱呼呼”果然是山友的好朋友!嚮導在男廁與女廁入口的中間川堂擺上了快速爐,火焰抵抗低溫燒出蹦滋蹦滋跳的熱水,暖了每一口的咖啡與奶茶,

配上愛心麵包和互道早安的興奮與面對未知的些許緊張,


整整裝備,開始上山的第一步學程:尊重。


嚮導輝哥帶我們到一個小山丘,發給每人一枝香,不拿香的人就用手拜拜,左邊是土地公,右邊是好兄弟,誠心祈求旅程平安順利。


與其說這是迷信,不如說是藉由裊裊香煙的儀式帶出尊重的心情,誠心寧靜一拜,尊重你所在的地方,地方裡的人、地方裡的任何形體,還包括一草一木,輕雲薄霧。


燒完紙錢,點亮手電筒與頭燈,我們成了乖巧的一路縱隊,一步一步,往上。

星光與月光指引著漸漸由黑泛藍的天空,連路都看不清楚,卻依稀瞧見整片的雲海,是!它真的是雲海!

白中帶點灰的波浪靜止在眼前,就等黃金蛋跳出來灑落一地的光。然而,在那之前,我們還是只能緊緊挨著前面的夥伴,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的移動。

除了偶爾抬頭欣賞漸亮的雲海,大部份的時間目光都匯聚在腳跟與屁股之間,小心翼翼的找到下一個立足點。突然間,在雲海的彼端彈出了亮點,

乘著橘色、紫色和靛色的帆揚昇,不一會兒工夫,熱力十足的金球閃耀著讓心胸忽然開闊的光,愈來愈無法直視的原點讓世界亮了起來,

我看見人們臉上的驚呼和不自覺的笑意,

無可比擬的美麗總是讓人沒有防備的展現真性情,在笑開懷的眼球上,映出了我的欣喜!

噢!還有,我總算看清楚自己腳下踏的是什麼路了。

山巒一座一座的層疊交錯,怎麼望也望不見盡頭,只有好似大海的雲呼喚著我們悠游其中。

第一道曙光拉起了我們雀躍的神經,瘋狂的按下怎麼也停不了的快門,恣意的在冷風裡享用溫暖,然後大步大步向前。然而,黃金牌陽光體力丸的藥效只持續了30分鐘,隨著攀爬高度上升,空氣變得稀薄,

喘息間距愈來愈小,隊伍間距卻愈拉愈大,步伐愈踩愈慢,說話聲也漸漸止息…… 接近九點鐘,我們幾近倒地的迎接第一次的大休息—北峰到了!


雖然只有不到十分鐘的休息,卻像是在大海裡抓到浮木般的有用!調整呼吸,吃個點心,再出發。當然少不了爬山必備聖品—巧克力,不過嚮導潘潘姊說,黑糖比巧克力更有用喔!下次如果有機會爬山,不妨帶幾塊黑糖在身上,體力不夠時可以補充養份,天氣太冷還可以煮成黑糖水喝呢!吃吃喝喝之後繼續上路,雖然才剛休息不久,但走沒幾步就又開始喘了…到底是真的奧少年還是山太高不可攀呢?哈哈哈!果真爬山是需要練習的。

練習體力,有好的體力才能有氣力拍照、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接受自然的洗禮;

練習呼吸,紊亂的呼吸方式會讓身體得不到該有的含養量,會頭昏且氣喘不停。根據自已的節奏調整呼吸與腳步的律動,不論快慢,每一次的吐納都要札實,練習用肚子集氣,鼻子吸氣,嘴吐氣。好的呼吸方式會讓自己的腳步更穩健,且更可以達到養生健體的效果唷!每天睡前躺著用這種方試慢慢吐納六十次,不僅可以幫助睡眠,更可以瘦身呢。

練習走路的方式,我們第一次學習走路的時候,小腳丫子只要能直立站著超過三秒鐘,就可以得到冠軍 似的喝彩,在爹娘的呼喊聲中踉蹌的衝入溫暖的懷中,不在忽步伐,不在意重心,只要能夠移動就成了。在山上,想要走得長久且愜意,就要學會穩穩的踏出每一步:大量運用身體的骨架來支撐身體重量,而不是用容易疲勞的小肌肉來支撐重量(如小腿),所以爬完山應該是全身性的肌肉勞累,而不是只有局部的疼痛喔!記得在跨出每一步之前,要把現在支撐重量的那隻腳打直,腳打直的目的在於將身體的重量交給整隻腳的腿骨,讓你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ㄧ秒,雖然只有百分之ㄧ秒的休息,乍看微不足道,卻是使肌肉能夠長久持續的寶貴時間。再來就要注意每一步是否能夠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不但有更高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以腳尖著地的方式,大量使用小腿肌肉支撐重量,造成施力不均的疼痛感。全腳掌的行進使用更多的大肌肉來支撐,能從事較長時間的運動且不需要休息。這也是為什麼登山鞋的腳底必須選用較堅硬的材質,不僅利於全腳掌的行進,也減少腳踝所承受的衝擊,很酷吧!要多多練習唷~(練習走路的詳情請見—介紹所:走路也要好技巧)

最重要的是,練習意志力!簡單來說,就是堅持、不放棄。可是一直想著我要堅持,我不能放棄,我一定要加油云云的,實在有些累過份激進而且累人,累的時候我通常會開始轉移注意力,把心的重心從「我要完成爬這座山」變成發現山裡有趣的東西!譬如說雲的變化,山與日光的剪影,樹木的姿態,尋找新奇沒見過的小花、小草,甚至還可以幫他們想想故事和橋段,不知不覺就會到達目的地了!如果你像我一樣,有時候會不小心踏入瘋子的境界,那你也可以跟風呀、山呀、樹呀、草呀聊聊天,甚至向竹子說聲謝謝,感謝他拉你了一把,在踏上一塊難爬的大石頭後,對他說一聲:「你長得也太有個性了吧!水喔~~」或是背背唐詩唱唱歌,都行的。話說,小妮子就是靠這些「旁門左道」在無止盡的公路上以單車奔馳了十幾天。其實鑰匙點(key point)只有一個:忘記痛苦,找樂子。這就是生命的真諦啦~

在行間大家一度陷入了精神性低潮,朋友K很巧妙的使用了人體KTV的方式帶領大家走過一個又一個叢林,越過一顆又一顆的山頭前往終點—合歡山西峰。我們發現在體力逼近虛脫極限的當下,台語歌和老歌最適合不過了!尤其是俗擱有力的歌曲更是深得人心啊。完全不用擔心破音或pitch跑掉,因此,R&B歌手如方大同爾爾或是隨性熱血的廣仲就不適合出現在這裡了(每個人唱得都不一樣哈哈!),音域太高的也謝謝再聯絡。票選最受歡迎的是:轉吧七彩霓虹燈!是不是覺得全身的細胞都活絡了起來咧?!哈哈~ 忘記歌詞或是只會唱副歌也沒關係,我們有人體提詞機和不斷電間奏,不論多累多喘,他都會為我們的呼吸多爭取一些時間,並帶給我們無與論比的speed up驚人體驗!就這樣,我們帶著其他團員稱讚的虛榮心到了西峰。

「體力真是好啊!不愧是年輕人。」
「好青春捏,勵害唷!」
「少年ㄟ,恁不錯啦!繼續加油。」

是的,他們真的是這麼說的。
為了保持往前動的意志力,我們意外成為了眾所曯目的焦點!還不賴~

(待續)

2009年10月27日

多餘的糖果

十月初在爸媽的店裡:
一個爸爸帶著三個小孩點了一份炒飯坐在我的隔壁桌。忙了一陣子才有機會坐下,看見孩子開心的喝湯、喝紅茶,爸爸正把剩下的炒飯送進嘴裡。此時,我的爸爸正聲勢浩大的拿出他精心準備的大餐來迎接「終於回家」的女兒。其實我真的很常回家,只是我的爸爸太愛我,或者說是,
每一秒都想念我吧!每次我回家都好像要辦桌一樣,非常豐盛!每次回家都有人說我變瘦了,但明明數字一直一直往上爬… 我想這就是家人,無時無刻把你掛在心間,想掛在身邊,
就怕你沒有好好的過日子。我有!我最愛生活了~ 不要再擔心囉!
會偷偷看我部落格的人。呵呵…

只見一整桌漂亮的食物在我面前展開,隔壁桌的小孩眼睛都亮了,頻頻站到桌子邊邊探頭看,他們的爸爸把飯吃完,站起來說:「走了哦!」頓時,我突覺得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一種sorry浮在眼前,慌了腦子,也亂了嘴,心臟有點鼓鼓的,一動也不能動,默默嘟噥著:
怎麼timing這麼好。

有點怨爸爸的動作太快,再等一下多好。我不知道為什麼心裡腫起了很大塊的不快,吞不下去,
那頓午餐,我吃很少,但很撐。

上週我回家,又遇到那位爸爸和小孩,不過這次只帶二個小男孩來。一樣叫了一盤炒飯,一樣的位子坐下。快起鍋時我小聲叮嚀爸爸:「飯放多一些。」爸爸很聽話的照做,事後才問緣由。
坐在我的位子上,開心的看著孩子愉悅的嚼動小嘴,和他們擠眉弄眼。我想起冰箱有糖果,便起身去拿糖果要請他們吃,行間還揣摩著些許的興奮。不過糖果看起來不是很可口,好像冰太久了,「不然去買新的糖果好了!」我心裡這麼想,手摸進口袋裡找錢。這時聽見一聲斥喝:
妳認為自己在做什麼!突然間我愰然大悟。

這群孩子多麼的快樂啊!
他們和爸爸共享一份午餐,很滿足的發現屬於他們生活裡的喜悅。而我,認為了不起的自己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來填住心裡的不安和奇怪的難過,但他們並沒有不開心啊!有多少人渴望和爸爸氣氛和樂的吃一頓飯卻不得其門而入?我擔心什麼呢?他們有一位很棒的爸爸,正用愛灌注。

也許我的糖果會是意外的驚喜,帶給他們今日的欣喜,但我不可能永遠都待在這裡等著給他們糖果,今日的欣喜,可能只會是一次「意外」。他們怎麼辦呢?從來沒想過吃飯後可以得到香甜的糖果,開心的嚐到了滋味之後,會不會期待呢?

期待之於一次單純的意外,衍生出失望和欲望。這些都會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失望和欲望,
但卻不該讓一顆糖走奪走原本單純寧靜的幸福快樂。

常常我們被教育要幫助他人,幫助看起來比我們弱的人,是那群「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們的幫助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嗎?還是徒增煩惱的另一次「意外」?因為自信可以提供「更好的」,而去打亂原本的和平無擾的世界,然後在得到「助人的快樂」之後離開,反而更殘忍不是嗎?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真的。只是我們若能多花一些時間去發現,我的幫助會不會加重困擾?還是能夠達到正面的效果,整個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

所以我決定收起夢幻的糖果,因為這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我偷偷去找臉孔記憶力高超的媽媽,請她認得這位爸爸和小孩,以後他們來的時候,不動聲色的讓他們吃得飽飽再離開。我相信他們有能力開創自己美好的生活,可能不會是我所理解的樣子,但是卻存在快樂,充滿幸福的笑容。
其實說穿了,每個人所認知快樂的方式,和幸福的定義都不同,不是嗎?

孔子說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己欲者,也未必眾人皆需、皆愛。
人與人的相處與溝通,不見得只是為了找到相同,也是為了看清楚每一個人的獨特,在不斷碰撞中,學習尊重不同與相異。

2009年10月21日

集體創作的 力量

某個星期天,和雀躍的單車女孩P小妞一塊兒去看設計博覽會,非常酷。
第一次有設計博覽會這麼盛大的開在台中,
而且場地很不賴,是以前的台中酒廠,
在老建築的改建上有許多的巧思和有趣的地方,
和台北的華山有著相似但截然不同的趣味!
總覺得很適合一群朋友來拍搞笑寫真。哈哈哈~
這個展還蠻不錯的,只是人有點太多,
東西也好多,排得好緊、好近,感覺好難呼吸,
木頭地板大概經歷了趕工,吱呀吱呀的計算著最大容客數....
不過還是很不賴啦~
畢竟在台中開展的那一步,已是精神生活躍進的大幅度!
而且還不收門票。
很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看完全部的展館,
那種感覺好像是回到幾年前的台南蘭花展,
到處都是排隊的人潮,滿滿、滿滿的;
作品也是豐富,滿滿的;聲音也是,滿滿的,占據了每一吋空氣。
是該高興吧!大家都願意走出戶外來欣賞作品,
只是推擠裡的走馬看花有些累人就是了。

不過這個展有個很有趣的ENDING。
準備要去牽車離開時,驚見外牆的廣告散發著非凡的藝術創作氣息。
有圖有真相,我想不用多說。


每位進場的民眾都需要量體溫,然後貼上像徵 ”I am fine.”的貼紙,
上面印著本次展覽的 logo,在離開的時候,不知怎麼地這麼有默契,
大家一起向前陣子剛新婚的台灣首富祝賀。
小小的一張貼紙,它的命運通常會是…
1. 從衣服上撕下來丟掉.
2. 貼在衣服上忘記撕掉.
3. 小心的貼在筆記本然後有一天連同筆記本一起被淘汰掉.
4. 貼在手冊或簡介上,在離開展區前會消失.
5. 貼在日記本然後十年後拿出來笑一笑.
6. 貼在同行的人背後.
7. 亂貼在別人的機車或是電線桿上.
8. ……等等。
今天有了新選擇了!

我的意思是,展覽最常見的就是貼紙識別,
而這張貼紙除了識別外能不能有extra bonus?
像是幾片專門用來「回收」識別貼紙的看板,蒐集集體創作的能量。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創作的能量、慾望和動機,
只是我們常常忘記,缺乏觀察,或者是…懶得動。
只要適當的挑起神經,應該可以看見一種集合,
在眾多的不同之中,理出相似的頭緒,在沒有邊界的空間裡,發現自然的平衡。
不需要經過指導或規範,很自然的呈現出的樣子。
好期待!也許有一天,我可以親眼見識到這種力量,
或者是說,來挑起這樣的力量。應該很有趣。

接下來,分享幾張我很喜歡的作品或照片:

The power of the book.


用香捏的娃娃


真的好香喔!真的是拜拜用的香ㄟ~
會不會太酷了一點~ 我好喜歡。
不知道技術門檻會不會很高,不然像台灣這麼一個廟宇密集的地方,
真適合教大家一邊捏「香」娃娃,一邊了解台灣廟宇的力量,
用手真實觸摸信眾獻給神明的敬意,同時,也是心裡尋求的安定。
題外話,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很值得大家去看看,不論你的立場是什麼,過去的都是歷史,也是不可抹滅的記憶,我們比古人幸運,不必因為一套「史書」就決定了一個故事的走向,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感觀,去了解不同的人怎麼詮釋這段故事,然後想想,我怎麼理解這些過去?從1949年開始,一群背景相異的人帶著不同傷痛,在這個小島上共同生活了六十年,我想,台灣多元鼎盛的宗教信仰,可能源自於一股強大的,需要被撫慰的力量吧?!

來納涼



哥哥帶我看變形金剛


哥哥為了安撫弟弟,背他來看機器人,好sweet~
爸爸送給孩子的自製機器人玩具,像不像變形金剛裡可愛的大黃蜂呢?
那裡可是圍著一群不肯移動眼睛和腳步的孩子呢!


只要是用心做出做來的,都會有自己的味道,
關鍵在於,是不是能夠真正發揮自己的特質,找到自己真正的力量。

力量,今天談了好多次這個詞。

這是個常見,常被濫用,也常被忽略的,每一個人都有的,
與生俱來的,可以訓練的,珍貴禮物。
就像爸爸送給孩子的機器人一樣,冰冷的金屬,從此有了溫度。

2009年10月13日

十年

總覺得十年有些久,有些長,有些難以至信。
夯不啷噹的活了二十多年,也不曾覺得有什麼不妥,
直到今年。

由今回溯十年前,也就是1999,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那年。
那天,是住進五專女生宿舍的第一天,開學的前一天,
也是命中注定我們要認識的那一天。

我有一段影片,是五專五年級的時候,全班為了留做紀念,
在學校的歌唱比賽上,毛遂自薦的獻上了娛興節目--手牽手大合唱。
那天,常蹺課的我出現了,常消失的同學回來了,我還記得,
班上有位同學因為太常失蹤,而被取名為影形5號(他是我們班的5號)
五號也來了! 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呢~
為什麼唱手牽手?
因為那年是SARS,因為SARS我們的畢業旅行被迫取消了,
因為這首歌很好聽,因為我們真的很想HAND IN HAND很久很久。
因為洗澡時無故哼起這首歌,所以上來寫下這個故事。
影片後來再補上吧! 因為電腦不斷的在中毒,所有的檔案都不翼而飛,
還好,母帶還留著。 我會盡快。

十年有多久?
我從來沒想過能夠用「十年」來敘述一個有關於我的故事。
陳奕迅唱過啊~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不是朋友"
這是H 和我最喜歡的其中一首歌。
十年前我們不知道,十年後,在2009年的10月10日,我們還能一起烤肉,
一年烤一次肉,不知不覺變成了一種傳統,一種習慣。
十年前我們沒料到,十年後,還能圍著火爐聊天,不論做什麼樣的工作,
在職場上的表現如何,當這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還像當年的孩子。
一群沒有心機的孩子,可以無所忌憚的瞎扯嗑牙,看不見規矩和限制。
面對面的時候不需要武裝,因為了解,所以沒有迎合或者假像,
就做真實的自己。 我只能說,烤肉烤得真充實。

小時候常說:「我們要做一輩子的朋友!」然後很用力的打勾勾。
有多少人真正做到? 真正能遇到?
我只能說我們真的很幸運遇見彼此,在打鬧互損的基礎上,
相互扶持。

該吵的架有吵到,該討厭的時候也沒少到,該哭的,該笑的(大部份都是)
噢!還有,一直都那麼瘋狂的,活著。 謝謝,有每一個人的出現。

記得大家哭得最慘的,並不是畢業,那天好像沒人哭,包括我。(真的!)
是最後一年的大隊接力。
那一年大家都想放棄不跑了,有人為了升學考要專心念書,有人純粹懶惰,
有人覺得麻煩,有人覺得幼稚,有人,覺得自己老了....意見, 很多很多。
但我們還是跑了,有人堅持,有人力挺,在各方遊說之下,
我們竟然還去練跑! 竟然還跑進了史無前例的決賽!
是的,生命有時候真的是不可預期的戲劇性。
虎視耽耽的覬覦冠軍獎杯,我們都渴望得情緒高漲! 這時,
有人對我說:「這是我們最後一年跑大隊了ㄟ…」 我哭了。
被嘲笑淚腺過份發達後,我們上場去舒展發達的腿部肌肉了!
賽況緊張,真的很刺激! 我們全班都機乎都到場加油吶喊,真的很酷!
結果我們得到了第二名。 很好的名次!
但是飛腿S 卻自責掉棒而輸掉比賽,淚眼汪汪的被我抱住,
很多人都哭了,同班五年,這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同學的眼淚。
是誰笑我淚腺發達啊?! 我看大家也都發展得不錯。 呵呵…
哭過了之後,我們還照了一張很金字塔的照片。 真妙!

17歲那年,我們蹺宿舍跑去S家,她爸媽剛好出遠門,姐姐也不在,
我們開了很白痴的四腳褲趴踢。整晚吃吃喝喝,打屁(哦對不起!)聊天
還打了整晚的紅白機,而隔天早上是系主任,當人不眨眼的字閱課。
我們無視於考試,只想揮灑青春。(多麼天真爛漫啊~)
晚上在聊天的時候,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拿出日記本,
把每一個人聊天講的話抄寫下來,誇口說要寫一篇文章來紀念青春。
前腳都要踏入熟女路了,17歲的青春我還寫不出來.....
當然,在十月十日,2009年的第十年聚會,又被提出來刮一次。
回到台北我立刻去找日記本,花了一些時間,發現,
那是2001年的九月二十一日。我想你們也都不記得了吧!
我們清晨4:03睡覺的,S最後在我的日記本上畫押了時間。
不知道是太嗨還是太想睡,字真的好醜,語意也都亂七八糟,
我懷疑這是外星人留下的記號..... 想知道當時說了什麼嗎?
「十七歲的紀念」我想最好的呈現方式是 原封不動 的 搬上臺面。

這是一段很雜的廢話,沒啥羅輯,但很有趣~主人公有四位,分別是
S, H, E, P 我們曾經討論過要組個團名,但紅軍幫已經很俗了,
所以就沒再堅持做傻事。 (關於紅軍幫的故事,也許再補上後記)
HERE we go.

一群女孩在討論「17歲」這件事。
P: 一生只有一次17歲,而17歲是人生最燦爛的時候...
H: 廢話!
E: 是怎樣?
全: 沒怎樣!
P: 真想擁有17歲的每一分、一秒、一刻&COW!瑪莉歐後面的關太難了吧!
E: 是妳笨啦~
S: 麻~肉腳
E: 好累哦~ 真是個刻骨銘心的蠢日子,沒有後顧之憂的瘋狂,
真的很COOL!(原來我從以前就講話很八股)
S: 明天字閱課妳就完了!
H: 考壞了就去S家丟雞蛋。
P: 去啊! 耶~~
E: 留幾粒給魏爸魏媽吃好了...
H: 很想永遠停留在17歲....
P: 啊就停啊! (靜止不動)
S: 要請Piper幫忙啊! (那時聖女魔咒還蠻流行的...)
H: 希望在我們71歲時還能想到現在的事,....
P: 72歲不行嗎?
S: 希望那時還能看見每一個人。
E: 有一點點感傷ㄟ.....冷了...噓。
H: 這可能是17歲最難忘、爆難忘的一夜!真期待下次去
阿冷家唱歌。
S: 雪中紅~~
E: 今晚我是第一次穿四腳褲哦!不然就寫到這裡好了。
  還有綠光真的好好聽! (那時孫燕姿很紅,K歌必點!)
P: REPEAT好幾百遍!
S: 快變黑光了。
<突然S唱起五月天的歌> (但她音感和弦律不怎麼樣)
P: 不要再唱RAP了!
S: 對不起啦CC~
H: 跪著道歉就好。
S: 這我家ㄟ!
E: 然後呢?
S: 滾出去~!!
H: 不要忘記三杯酒。 (我看了很久還是不懂這句)
S: 雖然剛開學,但睡眠不充足精神不好...
H: 不愧是吸床人!
P: 行屍走肉。
H: 不能吃ㄟ。
E: 臭臭鍋很好吃!
S: 今天臭臭鍋不怎麼樣,
H: 我有吃光哦
P: 但是冰很好吃,大家都吃光光 (為什麼連這個都要記錄?)
S: 今天見識到三個人玩任天堂的功力!讓我好驕傲~
而且有人可以玩超級瑪莉歐到死~~(是誰?)
H: 真是笑死我了!
P: 那個不是我。
S: E很執著,一定要撞到每一個!
哦~謝謝你們來我家陪我~
E: (大概說了什麼不好笑的話)
H: Please! Piper別再冷我們了!
P: 我是另一個受害者。
S: E玩電動太身歷其境了!
(意思是玩賽車會跟著轉方向,玩賽跑也會跟著跳之類的)
S: 啊! 今天公車上有三個珮玟哦!
P: 最近怎麼這麼多人叫珮玟?
H: 流星雨真的好好看,美作變帥了!
P: 沒錯!(太激動!)
H: 把我跟笨貓嚇死了! (笨貓指S)
S: 沒錯,要嚇屎了!
E: 其實阿屁快睡著了。
H: 啊~ 快四點了!
我今天穿新衣服哦~
S: 我送的!
H、E: 不錯看~
S: 對呀!
P、S: 記錄員好可憐哦!
E: 我也這麼覺得。
這樣很像愛莉的異想世界,有GIRLS TALK,希望
下次再來聊點別的,
男朋友的性能力嗎?

哈哈。最後 S 畫押了:
這就是我們17歲的FRIST CRAZY NIGHT.


真不敢相信我們當時的對話這麼....無厘頭....
更其妙的是竟然都寫下來了....然後,
還POST在這裡..... 哈哈
管他呢! 年輕就是力量~~
咪那桑,到72歲都不可以忘記唷! 我們曾經有過的
那一年17歲。

2009年9月27日

觸動淚腺那一秒

嚴格來說,我的雙眼很難會有乾涸的時候,
我的眼淚和個性一樣的不安份,總是喜歡往外跑。
一直以來覺得長大就會好了吧!
結果卻是愈來愈嚴重!

昨晚從香港飛回來,聽見機長廣播:
因為氣流不穩定,在下降著陸之前機體會有較大的搖晃,
要乘客繫好安全帶。
飛機果然晃得很厲!趁著晃動我往外看,
是台北! 好漂亮的燈蜿蜒曲折的從中心向外擴散,
一盞盞的路燈平均且安靜的照亮著每一條回家的路,
是啊,這是家。 home, sweet home.
二滴小小的淚珠不小心又蹦出來。

在東莞的公車上看見媽媽細心的抱著孩子,
在搖晃不已的公車上尋一個最安穩的位子讓孩子沉睡,
我酸著鼻頭望向那孩子:「你好幸福啊!」
心裡嘟噥著,不知道媽媽以前是不是也這麼做? 而我,
是不是也能夠這樣全力全意的去愛護所謂的至愛?

自從爸爸學會用手機之後,他常打電話問有是不是有好好吃飯,
澎湃的情緒總讓我在公車或捷運上臉紅。
在記憶中,爸爸是那種只需要大聲喝斥就能夠達到目的的,
因為爺爺也是那樣的父親。
隨著歲月帶來的成長與磨擦,他們學習,重新學習他所沒見過的,
溝通、關懷,用對方懂的方式,將心裡想的付諸行動。

用心完成的一場表演、寫的一首歌,
花了數個月的溝通、協調,終於辦好的一場會議或活動;
不輕言放棄堅持到最後的一份心意;
真誠對待朋友的心意;一通電話、一份郵件,一句忠告,
這些都不是巧合,也不會是理所當然,
每一種感動都很偉大,每一次的感動都值得感謝。
眼淚,是感謝,也是提醒,
溫熱的水珠從眼底冒出,滑落於頰,點著鼻頭,
匯聚在下巴然後,再次墜落。
有時候也會輕輕鑽進脣間的隙縫,
讓人嚐嚐有時甜有時苦的鹹,提醒著我們
我們正熱烈的活著,存在於天地之間,才得以感受。

我開始感謝我的愛哭性格,因為
在觸動淚腺的那一秒,我知道為什麼活著。
能夠活著真的很好。

只要願意打開心裡那道門,風就會吹進去,
雖然有時候冷風刺骨,但謝謝,空氣總算流通了!
打開了,才能好好的生活。

不是說生命三元素嗎? 陽光、水,還有空氣。

2009年9月6日

讓愛轉動整個宇宙

本來要睡了,但又忍不住上來。

其實一直都知道今年是九二一的十周年,
在桃米社區看到paper dome和很多笑容,
自然而然的,已然淡忘了。
淡忘了十年前那個驚心的夜晚,
淡化了十年前揪心的淚水和無盡的恐懼。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幕幕還是歷歷在目。

我記得那年的秋天,比較涼,
女生宿舍裡的學生聚集在廣場上,認識不認識的緊緊挨靠著,
手牽著手,在這裡,素昧平生的室友們成了唯一的依賴。
住在附近的教官和老師把車開進學校裡,圍著我們排了一圈,
開著大燈讓我們取暖,也依著光,感到一點點的心安。
大地仍不時的搖晃,驚呼著,我們在黑暗裡看見天上的星星,
卻感受不到希望與安詳。

車上的收音機吵雜的報導著心碎的片斷,
在一片混亂中,心也是紊亂的,只有牽著的手沒斷過。
不太記得到底怎麼渡過那個夜晚,只記得清晨天剛亮的時候,
聽見收音機報著各個學校平安的訊息,所有的人,在聽見
「嶺東技術學院」時,全都感動得大叫、大笑,
彷拂抓到了浮木或找到安寧。 我們心安的慢步回寢室收拾行李,
等待下一步指示,也等待那個充斥斷垣殘壁的現實。

很多地方都斷了通訊,有很多人也不知道該往何處去,
那一天,我走了很久很遠的路才回到家,迎接我的是。
家人等待我出現的那陣淚水。很甜,很慶幸!
就著紅紅的蠟燭吃下一碗熱騰騰,媽媽煮的麵,但聽說,
很多人再也吃不到了。

十年了,多麼勇敢又艱難的十年。
在這十年間,我完成了學業也步入了社會,
在這十年間,他們努力生活,展出了生命最可貴的一份心意:
好好活著。

這十年來,不只好好的活著,
也用心活著,
也用愛活著。

那個牽手的夜晚,我們出於本能的彼此關懷,相互取暖、打氣,
就像這十年來,我們對於生命的認知與尊重的學習,學習如何去愛
身邊的人,也學習如何去愛
自己 與 無聲撫育我們的 大地。

熱愛生命,也被生命所真誠熱烈的擁抱著。

下面這首歌,是921十周年紀念歌曲:讓愛轉動整個宇宙
十年前,大地翻醒我們的美夢,
十年後,88水災再次痛創了原本漸漸趨然的平靜,
流動著的滾滾淤泥,再度沉重了空氣,也暫時沉睡了幸福,
但愛不會停止,
希望這份愛,不停歇的公轉自轉,讓溫暖飛翔。
讓這些止不住的淚水,可以緩緩,變成往前邁的力量,
力量不只是金錢,是更多的陪伴、更多的笑容、更多的努力、
更多的同理心、更多的規劃......
而非同情與施捨。
台灣加油! 不只台灣要加油,南台灣要加油,全世界都要一起 加油。

2009年7月9日

歌∣阮若打開心內ㄟ門窗

看到小雨留言說:「很久沒和大伙講內心話了」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位喜愛台灣文學的老師,
曾介紹一首很好聽又有意境的歌:阮若打開心內ㄟ門窗。
是由呂泉生老師作曲,請王昶(讀音:場)雄老師填詞。

呂泉生老師的創作,是很多人「都聽著長大」的台灣歌謠,
像是小學課本裡的丟丟銅仔、搖嬰仔歌(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小時候常聽到的一隻鳥仔哮啾啾、六月田水、杯底不能飼金魚...等等
都是代代傳唱的經典歌曲。
以一個前段班的七年級生來說,他們是古早的,小時候的,阿嬤的,
有時候聽到會小小懷念,但在老一輩人的心中,卻扮演著一個
舉足輕重的角色,在那個聽說物資缺乏的年代,有一位有心人,
用音樂與美好的文字,傳唱著真實的心意,
撫慰許多受傷或是孤獨的心靈。

這首歌描述的是50年代的台灣,
從農業漸漸轉形,紡織與其他工業逐漸興起,
鄉村人口被迫瞬間大量外移到都市謀求發展。
尤於當時的通訊資訊並不發達,突然在一個城市裡,
同時聚集許多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既讓人陌生又感覺疏離。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的差異與不了解,
競爭和磨擦亦在一個個快速變遷新興城市中不斷上演,
日趨冷漠的心,在彼此間烙下愈來愈深的孤獨與隔闔。

於是呂老師便創作了這首「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感人的弦律,動人又真情的歌詞,彷拂真讓人看見了彩虹,
也撫模到溫暖。

我很喜歡,也想和你們分享。
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該學著讓自已放寬心胸、
試著去接受不同,並包容。
最重要是,先接受自己,關愛自己,包容自己,
然後也把這份心情,當作禮物送出去。

只要你願意相信,希望 與 幸福 其實一直都在。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作詞者:王昶雄
作曲者:呂泉生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春光春光你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雖然人去樓也空,總會暫時給阮心頭輕鬆,
所愛的人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雖然路途千里遠,總會暫時給阮思念想要返,
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雖然前途無希望,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青春美夢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2009年7月8日

有好多好多問題在這裡,在我們常常悶熱的...

心裡。

盧廣仲唱的早餐我很愛吃,
通常吃過早餐會讓我覺得很心安,
最近最喜歡,自己做的雞蛋煎餅,哈哈!
雖然賣像很糟,但味道很不賴。

我很享受做早餐給自己吃的感覺,
在寧靜中,會有不小心的哎呀,但隨即噤聲,
室友們都還在睡啊...
還有一種,"原來還可以囉!不難嘛~"
的小小竊喜。

一個人靜靜的坐著吃早餐,很特別。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我也是和自己玩,
但坐下來好好吃一份心無雜念的拙樣早餐,
好像是一次,很輕鬆但慎重的儀式,說:
「今天真的開始了唷!」然後塞一大口。

今天早上沒吃早餐,因為我清晨六點入睡。
再醒來已經是吃過午飯的時間了。
怎麼覺得今天有一股 "氣" 頻往上衝....

有種不快,很不愉快。

悶熱的天氣,不順的月經加上最近對自己的失望加劇,
讓我沖了二次冷水澡仍依舊煩燥。
不知道是水塔被曬得太熱還是我已經習慣洗冷水澡,
抑不住一股衝動想把自己塞進冰箱裡冷凍。

這個時候突然"登登登~ 登登登~"
MSN那頭傳來一個邀約。
太好了!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碎嘴,把所有的事都抱怨一遍。

突然有種覺得自己可憐的心情在"太好了"之後浮現。
只要還說得出口就有辦法解決,其實不是真的想尋求幫助,
只是想抱怨,只是覺得煩,只是想找個人說說,
期盼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同理心和安慰。
說不出口的沒人可以幫你,好好想想,去做就是。
反正你也說不出口.....
這個想法在"太好了"之後出現,讓人無法敲下enter鍵。

其實我心裡最常出現的聲音是「該怎麼辦?」
旁惶失措的無重力晃著,但卻習慣用別的方法去帶過,
在轉移注意力之後,以為不見了。
就像冰箱裡的食物一樣,要嘛吃掉要嘛丟掉,
一直無視它的冰著,以為不見了,只會無聲無息的臭掉,然後,
薰你一屋子的活該。

說穿了,我還是無法正視自己心裡真正的聲音。
恐懼,害怕。

人是因為恐懼所以會失去。
星際大戰首部曲裡Yoda大師對想成為絕地武士的Anakin說: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and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but love conquers all.

其實我不知道下面那句是打哪兒來的,等我回過神來,
它已經打在螢幕上了,心想既然是反射動作,也挺有意思的,
所以就留著吧。

我還是按下enter答應了一頓晚餐,
但卻不再是抱著想要抱怨的心情。
不是有人說嗎? "習慣抱怨,是種慢性毒藥。"
這次想張開耳朵,多聽聽另一個人想要說什麼,
也許,有趣的故事會從這裡開始,然後,
在故事裡,我們常常在故事裡學會怎麼生活。


今天聽了一天的盧廣仲+林宥嘉,
不太清楚為什麼要這樣穿插著聽,但確實是個有趣的組合。
我很喜歡。

最後の判決 <上>


清晨,我走進一團雲霧裡,
看見稀落的人群,往同一扇門去。
好大的一扇門!
感覺可以把全世界的人都裝進去。
突然想到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跳來跳去的畫面,
哈哈~ 搞不好他們整隊人馬來都沒問題。

門外有幾個飄浮著的人,指引著人群該去的方向,
真酷~ 我也想飄著看看。
人群裡有些沉重,有些緩慢,有些還不知所措的移動著,
偶然會有輕快的飛翔者穿縮,剛開始還以為是精靈呢!
只是他們不發光,只是輕快愉悅的 移動著。
欣賞著,我也疑惑著...

突然有人和我四目交接,是飄浮者。
一個長得好看的男生,有熟悉的ful,卻不曉得像誰,
他感覺好像在笑,不過沒露出牙齒,是友善的嗎?
一直有雙清徹的眼眸拉著我向前,
我不抵抗的靠近,才發現原來他沒有嘴。
越靠越近,但我不害怕,反而有種安心油然而生,
禮貌的笑了一下。 卻在笑的那一瞬間,飄起來了!
媽啊...我真的飄起來耶~
那一瞬間他好像對我說:「走。」
可是他沒有...他沒有 開 口 啊。。。

越接近門,看得越清楚。 有好多好多人,
我看過最多人的地方,
是過年返鄉時的車站,和跨年夜的信義商圈,
比那都加起來,還更多更多更多。
而且這裡的人,好有趣哦!
有一個長髮的女生,好像幾年前綜藝節目裡,
康康表演的那個角色:我會緊張,會流汗~~~
從她的頭上,不斷的冒出水來,可是她身體卻是乾的。
還有一個很瘦的男生,但身體卻像是嚴重泡水般的,腫 脹 。
他的毛細孔不斷地射出噴泉般的水絲,
好像小時候的美勞作業,在保特瓶鑽好多小洞,然後 裝 滿水。
有個老先生一直在擦地板、扭乾抹布,
可是水明明就是從他的手流出來的啊!他沒發現嗎?
這手汗也未免太嚴重了點吧?
還有一個阿姨才妙!
女生大多小時候都綁過衝天炮吧!? 她有一個很酷的衝天炮水柱.....
有人有不停止的running nose, 有人抱著桶子接牙齒噴的水,
有人的水珠細細的從左半邊身體的汗毛流出,
好像清晨時,露珠與葉尖的關係,但卻是源源不絕的關係。
水,會從不同的地方,用奇妙的方式離開每一個人的身體,
而每一個人,都很專心的在看著、處理著、面對著他們的 水。
沒有人在意旁人,他們 出奇的 專心著,沒有表情。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想笑.....噗...這是個怪怪的地方。

「唔...我可以問問題嗎?」 到嘴的話我又吞了,
因為我不知道他該怎麼回答我...
他看了我一眼,把眼睛彈到一個飛翔者的身上,
我看見一個笑嘻嘻的飛翔者,不知不覺的竟也到了他身旁,
望向漸漸遠去的飄浮者,我發現他笑了,而我露出了牙齒。
是天使嗎?
我搞不清楚我心裡認為誰是天使,
是飄浮者? 還是這些飛翔者? 跟著,也疑惑著。

但飛翔時我感到興奮,笑開得我都覺得嘴巴要掉了。
真希望能和你們分享 咻咻咻 飛著的踏實感,
好像我本來就
就該飛著的。

「哇~哇~哇~」天啊!這是健康教育的影片嗎?
我看見醫生剪掉娃兒夾住的臍帶,
身體黏黏滑滑的感覺,還帶著血絲。
因為這部生娃娃的影片,我們班很多女生嚷嚷著不要生小孩,哈哈。
啪! 醫生打了一下,娃娃哭了!

為什麼生下來,活著的第一口氣,是哭出來的呢?

都說那是個宏亮的喜訊,哭得愈大聲愈響,就會愈健康。

後來,我看到這個小孩咯咯的笑,玩得好開心噢!
正想和他一起玩,一陣風捲起了沙,眼睛好痛~

「上課不要再睡覺了!」

天啊!這是幻覺嗎?
我怎麼還在學校上課啊?!

2009年6月24日

詩∣路過


又路過你身邊
發現

和喜歡的人走在一起
愈近 愈糾結

最遙遠的距離,不清楚到底是哪裡?
卻怎麼也走不進你心裡...

寂靜中,有彈落的聲音

我試著迴避 . 安靜


by even
some day擦肩而過的奇遇

立下志願


漸漸遺忘的

是妳童真時的慎重。

豪氣萬千的向花蟲魚鳥們宣誓

妳的信念。

以棉花糖為證,

妳說妳沒有急著吃掉啊!

只是

它不小心化了.....


by even
some day 等公車的時候,聞到了棉花糖的香....

理性與感性


我不是科學家

我相信幸運和預兆

如果你敲三聲門,我會衝出去擁抱

並且親吻你的驚慌

別怕! My lovely Scientist,

你已經通過了人體實驗的階段。

我快樂的心跳像邀翔的波音747

即將....landing.


by even
some day 辦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會議

最美的時候

知道我什麼時候最美嗎?



想你的時候。

想你的時候,眼睛會水亮水亮
想你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
想你的時候,臉頰淡淡蘋果紅
想你的時候,指尖交疊搓揉
想你的時候,45度斜角的臉龐希望你看得到。

這時候你如果打電話來就更好了!

不論何時何地,我都會迅速找到經常失蹤的電話
興奮的輕聲接通…
「嗨~ 」 現在是最美的時刻,
電話那頭,聞得到香香的甜味嗎?


by even
2008.12.19 捷運上要輕聲細語講電話唷!

2009年6月10日

陽光麻醬麵

家裡是開小吃店的,每到用餐時間,
店裡總是像戰場一樣,
要得到最後的勝利,就是用最短的時間
把美味餐點正確無誤的送到客人嘴邊。

最辛苦的時候是夏天,
如果說,外面的天氣像三溫暖裡的烤箱,
那麼裡面的戰場就像是火焰山裡的蒸氣室,
沸騰,汗如雨下。
一滴滴的汗水從每個毛細孔滲出,有時滑落有時墜落,
像極了研原哉先生2009年Tokyo Fiber- sensewear 的其中一個作品
一顆顆水珠滲透出來,達到滾動的飽和後,滑落。
衣服被帶鹽的水珠滲透,溼透,卻全身發熱,
雙腳快速移動,雙手熟練運作,眼看四面耳聽八方,
火紅的爐炙烈的燃燒著,人也很容易,火大。



我娘是隻有智慧的綿羊,軟軟的羊毛像極了她的人生哲學
「厚道」...誠懇待人,寬心生活:)
雖然她真的姓阮,但卻是一位堅強又開朗的母親。

(旁邊那是我大嫂,她也很愛笑....啊哈哈哈)

店裡生意會這麼好,我娘厥功甚偉,除了做東西好吃外,
一張臉總是笑呵呵,親切又可愛。
很多學生都是衝著媽咪來的,畢業旅行還會買禮物回來呢!
但我覺得她最強的是,就算在生氣或是非常火大的情況下,
她還是能笑著對客人說話,不會牽怒,也不會臭臉,
不過對我老爸可就不一樣了。啊哈哈哈~~XD


而我,好像既沒遺傳到媽咪的好性格,也沒有被潛移默化。
完全是「憑感覺」在生活。
開心的時候就笑得燦爛,上火的時候,臉就很堵爛,
套一句我哥剛開始學英文時形容家人的一句話:
"My sister gets angry easily."
雖然我不會罵人,但是臉色訴說了一切...然後揍了我哥一拳..


面對客人的時候,我依然是以「常理」待之,但尤有甚之。
因為家裡的關係,下課要回家幫忙,假日也不能和朋友出去玩,
待在火焰山裡面久了,性格也乖張了,
久而久之,對客人們有了一種莫名的...恨意

有一天,風和日麗心情好,
我的招牌笑容和親切的問候,讓空氣也神清氣爽了起來,
正問著一位外帶麻醬麵的小姐,
回去的路遠不遠,要不要多加一些水,免得麵乾了就不好吃。
這位小姐很認真的對我說:
「我今天心情很不好,但看到妳心情就好了,我想這碗麵一定
 很好吃!謝謝喔!」然後送給我一個大大的微笑。
我的世界在那一刻停頓了30秒,腦海中浮現的,
是臭臉的我,和一群無辜的客人們....他們正不開心的吃著東西。
天啊! What I have done?!!!


每一個過路的緣份都是一個機會,
一個讓妳可以以一己之力去改變的機會。
我沒辦法知道那位小姐為何心情不好,就算知道了,
恐怕也無法改變事實。
但是,我卻可以讓她擁有一份喜悅,
在填飽肚子的同時,也讓心滿滿的沒有霉菌。
我終於明白媽媽的道理,
「讓每一位客人,好好的吃飽。」
不只是讓他補充體力,不只是用心煮好每一道食物,
更是讓他能夠好好休息,讓心平靜,吃頓飯,
然後,再出發。


突然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
在眾多的過路緣份裡,留下一份我的笑容與溫暖,
讓每一位從店裡走出去的人,
都能夠有滿滿的元氣,大步向前行。


回贈另一個笑容給一張笑臉,我看見麻醬麵泛著光。
目送提著陽光麻醬麵的小姐離去時,有一種感動,在心裡滋長,
希望這碗麵可以帶來朝氣,讓她充滿喜悅與生命力。

下次,當你遇見另一個過路緣份的時候,
別忘了,也送他一碗陽光麻醬麵吧!
用你的笑容擊退烏雲,和上揚的嘴角一齊牽手向前吧~~

2009年6月5日

書。My sister's keeper

謝謝我的好友J小姐借我這本書,
很久沒有試過用顫抖的雙手扶著厚重的書本,
不可置信的吞下每一個文字深怕在決堤的水珠裡
遺漏了任何一點小細節.....


第一次聽到"someone's keeper"這類的詞,
是在念書的時候,外文系必讀的聖經的故事裡:
上帝問Cain:「你弟弟在哪裡?」
已經把弟弟Abel謀殺的Cain回答上帝:
"I know not;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我什麼都不知道,難道我是我弟弟的看護人嗎?)*註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這句話,
後來是表示,人不願接受照顧同伴(brother)間
幸福與福利的責任。

這部小說的主人翁Anna,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期待下,出生的。
To be her sister's keeper (守護她的姊姊)

Kate在二歲時檢查出罹患了「性前骨髓性白血病」,
是血癌的一種。
媽媽Sara為了要救心愛的女兒,利用醫學科技
生下與Kate有完美基因配型的Anna.
希望能以臍帶血拯救兒女脫離病魔.....
然而,在13年的人生當中,Anna不斷的供應姊姊所需要的,
不論是血液、白血球、骨髓、或是幹細胞等...
似乎只要Kate住院,Anna就哪兒也去不了,現在,
輪到腎臟了。
Anna, 13歲的女孩,終於提出了對親生父母的控訴:
她拒絕提供腎臟給她的姊姊,她要控告父母
奪走她的 身 體 使 用 權 。

這是一個很容易嚇到人的故事,但很快會入侵你的心藏,
因為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人
都沒有辦法放任自己心愛的人在承受著強烈的病苦,
而無動於衷。

我無法停止的在想:該怎麼辦? 到底該怎麼辦?
如果有一天,有了這樣一個需要救助的孩子,
我會不會嚐試生下另一塊心頭肉來提供不知有多久的希望?
如果我是Anna,我願意繼續忍受痛苦與Kate共生嗎?
而Kate, 她想不想這樣活著? 我能不能這樣活著?
擔任消防隊長的爸爸Brian,以救人為天職,
該怎麼救自己的孩子? 甚或是,該怎麼救自己?
為了孩子捨棄律師職業的媽媽,面對控方是親生女兒
能夠再度成為辯方律師,贏得官司嗎?
真的是無解,只能看下去.....

這部小說裡最有趣的角色,是這個家的長子, Jesse。
他是一個...標準的壞小孩或者我們說 爛泥

〔在大象園裡的一隻老鼠,你不會發現他的〕

當家裡有一個重病,且隨時可能死去的妹妹時,
他該怎麼反應父母的忽略,或者說是,他完全
幫不上幫的心情?
他會不會害怕失去妹妹,還是他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作者對這個人著墨不多,但卻在他的內心獨白裡,
劃下了深刻的印記。

仔細想想,人心有時就像顆洋蔥,在生長過程中,
一層一層包裏得緊緊、實實的,也許它還很嗆辣,
但當你真心的去撥開時,或許
迎面而來的會是你忍不住噴濺的淚水...

這個故事裡分不清對與錯,看不到確切的是非分明,
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
有不同的想法,有差異性的焦慮,有摩擦、有碰撞,
也許會出現奇蹟,也許會讓人失落....
可是在那些奇蹟背後,在看似失落的反面,
會不會突然有,另一種活著的義意呢?

真的建議大家去翻翻這本書,雖然它不薄,
但絕對不會造成你的負擔的! 因為它夠迷人。

在作者的筆下窺視不同人物內心的發展與矛盾,
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備具爭議的「藥糧」話題,
重新審視自己對「愛」的想法與執著,
藉由他們的故事,也想想 自己的事,
跟著書本裡起起伏伏的情緒,能不能帶給你
不同的角度,去詮釋你生活裡的故事?

如果覺得看書太懶了,電影好像也要出了!
先睹為快吧!→ My sister's keeper
不過電影好像跟書有些不太相同的樣子...
呵呵...不過 還沒看過怎麼知道咧?! 哈哈

試試看,真的還不錯的!

*註:Keeper原本是指牧羊人,聖經裡常以牧羊人與羊群,
 來比喻上帝與照謢的子民。這裡的意思是,
 我弟弟又不是我的羊群,他是我的責任嗎?

2009年6月4日

遊∣澳門 2007

2007年員工旅遊去了澳門,當時沒有留下些什麼記錄,
只知道買了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澳門post card...
直至今日也不捨得寫任何一張出去...哈哈哈
下雨天無意間在電腦裡發現當時有感而發寫的東西,
現在看來還是覺得很有趣,也就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下,
當然,不可能原封不動的放上來,境隨心轉,字也需要改變。
看看照片,看看文字,隨意看看...

那是我第一次去澳門。


也是第一次和公司同事一起出國,感覺很酷!


在我短短三天的旅程看來,
澳門是個東西合壁,融合得很有趣的一個地方,
她很中國,同時也夠西方。


她曾經是中國的一份子,被佔領,被收復,被割讓,被租借,又回歸,
來來回回之間情結糾葛,不斷產生新的結晶。
中西交會下,衝突並不少,但隔闔卻不多,
建築、飲食、宗教、生活方式…
你可以發現用不同的語言他們正對話著;在交迗替換的時間裡,
可以感受到濃濃中國的影子,也可以嗅到西方深遂的輪郭。


再往南一點,不用走太遠,
就可以見識到新興娛樂事業在這小小島上的蓬渤發展。
澳門一直在變,一直在改變,也尋求改變。


可是她不曾改變歷史,反對歷史,甚或毀滅歷史,
進而選擇了保留與共存。
對生活來說,歷史是一種文化,既是過去,也是未來。
五光十色的燈紅酒綠,香豔刺激的壽司吧配上無醉不歸的豪氣,
 是澳門;
矮房涼亭的寧靜街燈,口味濃厚的葡式菜肴與飲茶文化談笑風生,
 這也是澳門。
一個國度兩樣情:一個地方,好幾種聲調。


對於這樣的存在,我不懂得批評指教,但喜歡,也很羡慕。

澳門人能夠忠於自己,享受在中與西對比間的平衡與衝突,
也創造出專屬的和協。
故事般的繁華與沒落,奢華間點綴著平凡樸實的街景,是台灣少見的。
蕃薯島的城市裡,建築與人物常常沒有對話,他們只願意走自己的路,
深怕與別人有交集似的駐立著,在缺少獨特性的存在裡游移。
這點常常讓我感到不解。


一直在找尋自我,然而「自我」又是什麼呢?
在觀賞別人的時候不禁又想到自己,
要往前的時候,最好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向前走,不忘記初衷。
這讓我想到了安藤忠雄先生曾經表示,
「建築不能僅僅只在於表現個人,更是要在乎它整體的感覺」


這話說得真好。
人活著,也是這樣,不是嗎?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要蓋房子?要念書?要賺錢?要買車?要健身?
還不都為了生活。
但我們卻常常為了要蓋房子,要念書,要賺錢,要做很多
為了生活而做的事,
而忽略了「生活」 這個初衷。


很有趣吧! 這樣複雜的事,大概只有號稱萬物之靈的人會一再的嚐試。

澳門之旅給了一個開端,即使現在來看,也不失為一個很棒的起點,
從尋找自己的歷史開始融合吧!
想要忠於生下來的那個原味,也得接受環境成局下的人生片段,
才能開發出新的美味,也才能碰撞出另一個奇蹟。

生活不就是這樣,要懂得獨立站著,也要學會平和的溝通與合作。


p.s. 這篇文章借用了許多朋友的照片,是一位拍超照來很有感覺的可愛女生。
她的網誌也很好看,有空去瞧瞧吧!ju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