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試過用顫抖的雙手扶著厚重的書本,
不可置信的吞下每一個文字深怕在決堤的水珠裡
遺漏了任何一點小細節.....

第一次聽到"someone's keeper"這類的詞,
是在念書的時候,外文系必讀的聖經的故事裡:
上帝問Cain:「你弟弟在哪裡?」
已經把弟弟Abel謀殺的Cain回答上帝:
"I know not;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我什麼都不知道,難道我是我弟弟的看護人嗎?)*註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這句話,
後來是表示,人不願接受照顧同伴(brother)間
幸福與福利的責任。
這部小說的主人翁Anna,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期待下,出生的。
To be her sister's keeper (守護她的姊姊)
Kate在二歲時檢查出罹患了「性前骨髓性白血病」,
是血癌的一種。
媽媽Sara為了要救心愛的女兒,利用醫學科技
生下與Kate有完美基因配型的Anna.
希望能以臍帶血拯救兒女脫離病魔.....
然而,在13年的人生當中,Anna不斷的供應姊姊所需要的,
不論是血液、白血球、骨髓、或是幹細胞等...
似乎只要Kate住院,Anna就哪兒也去不了,現在,
輪到腎臟了。
Anna, 13歲的女孩,終於提出了對親生父母的控訴:
她拒絕提供腎臟給她的姊姊,她要控告父母
奪走她的 身 體 使 用 權 。
這是一個很容易嚇到人的故事,但很快會入侵你的心藏,
因為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人
都沒有辦法放任自己心愛的人在承受著強烈的病苦,
而無動於衷。
我無法停止的在想:該怎麼辦? 到底該怎麼辦?
如果有一天,有了這樣一個需要救助的孩子,
我會不會嚐試生下另一塊心頭肉來提供不知有多久的希望?
如果我是Anna,我願意繼續忍受痛苦與Kate共生嗎?
而Kate, 她想不想這樣活著? 我能不能這樣活著?
擔任消防隊長的爸爸Brian,以救人為天職,
該怎麼救自己的孩子? 甚或是,該怎麼救自己?
為了孩子捨棄律師職業的媽媽,面對控方是親生女兒
能夠再度成為辯方律師,贏得官司嗎?
真的是無解,只能看下去.....
這部小說裡最有趣的角色,是這個家的長子, Jesse。
他是一個...標準的壞小孩或者我們說 爛泥
〔在大象園裡的一隻老鼠,你不會發現他的〕
當家裡有一個重病,且隨時可能死去的妹妹時,
他該怎麼反應父母的忽略,或者說是,他完全
幫不上幫的心情?
他會不會害怕失去妹妹,還是他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作者對這個人著墨不多,但卻在他的內心獨白裡,
劃下了深刻的印記。
仔細想想,人心有時就像顆洋蔥,在生長過程中,
一層一層包裏得緊緊、實實的,也許它還很嗆辣,
但當你真心的去撥開時,或許
迎面而來的會是你忍不住噴濺的淚水...
這個故事裡分不清對與錯,看不到確切的是非分明,
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
有不同的想法,有差異性的焦慮,有摩擦、有碰撞,
也許會出現奇蹟,也許會讓人失落....
可是在那些奇蹟背後,在看似失落的反面,
會不會突然有,另一種活著的義意呢?
真的建議大家去翻翻這本書,雖然它不薄,
但絕對不會造成你的負擔的! 因為它夠迷人。
在作者的筆下窺視不同人物內心的發展與矛盾,
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備具爭議的「藥糧」話題,
重新審視自己對「愛」的想法與執著,
藉由他們的故事,也想想 自己的事,
跟著書本裡起起伏伏的情緒,能不能帶給你
不同的角度,去詮釋你生活裡的故事?
如果覺得看書太懶了,電影好像也要出了!
先睹為快吧!→ My sister's keeper
不過電影好像跟書有些不太相同的樣子...
呵呵...不過 還沒看過怎麼知道咧?! 哈哈
試試看,真的還不錯的!
*註:Keeper原本是指牧羊人,聖經裡常以牧羊人與羊群,
來比喻上帝與照謢的子民。這裡的意思是,
我弟弟又不是我的羊群,他是我的責任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